(我会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更新这个答案)

我是90年的,在2021年也就是31岁的时候开始读研,今年研二。

读研前,我在银行工作过,后来跳槽到会计师事务所并通过了注会。当时心有不甘总想考个研究生,于是辞职考研。第一年没上岸,第二年考了379分,调剂到北京的高校。

我结婚算是比较早的,在2015年结的婚。趁着被录取还没上学的空挡,我怀孕了。在开学时已经属于孕中期,寒假的时候产子。后来因为疫情,研一下学期一直没有开学。于是2022年1月份到8月底,我都在家。期间上网课、看论文、代师姐投稿、喂奶、晚上带宝宝、采购宝宝日常用品、安排他的饮食起居,过于劳累加上产后激素的影响,我的头发大把大把的掉。

感觉自己过得喜忧参半,喜的是宝宝到目前为止平安健康,忧的是我们毕业需要投一篇核心期刊,导师经常催我,导致我压力很大。

至于同学老师们,他们都很友善,非常优秀,有时候觉得如果自己没有考研的话,可能不会遇到这么一群优秀的人。但同时也会产生很大压力,觉得自己水平太差。

不管怎么样,自己选择的路要坚持走下去。

2022年10月7日

因为这学期开始住进了寝室,更深入的了解了老师和同学。原本我认为的学历越高的地方素质越高,现在可能不会这么觉得了。

互相推诿、心机埋坑、格局狭小、拉帮结派的情况依然存在,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些聪明人做起这些事来比较隐晦,吃相稍微好看点。我似乎有点失望了,可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高校也并非净土吧。

只有努力做好自己,增加实力,才不会任人宰割。

2022年12月3日

读研和写论文的过程真的能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开始读研的时候,我就知道,读研和本科最不同的点就在于要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通过这一年的学习,我还明白了要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真的是很大的区别。当我拥有了这样的思维能力后,遇到问题我不再仅仅是凭经验去解决,而是分析背后的本质原因,针对本质原因去找解决的方法。

比如,我之前认为自己论文写不好是没有经验,现在我发现,是因为我没有把写论文这件事情的本质弄清楚。写论文的本质是把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呈现于文字,让即使是非本领域的人也能看明白,而不是说写引言就是写引言、写综述就是写综述、写方法就是写方法。整个论文的各个部分并非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串联互为因果的。

在理解了这个本质之后,其他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比如论文的段首要陈述观点性的话语是为了让阅读的人迅速抓到你想要表达的点,然后通过后面的解释性话语来加深理解。比如文献综述并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要陈述目前与自己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都发现了什么,让读者去了解现在的研究进展。所谓一通百通,就是理解了背后的本质,其他的就会遵循着这个原则进行。

这个能力对我们整个人生是有帮助的。在整个人生中,我们会遇到生活、感情、事业等各方面的问题,遇到新的挑战,能不能迅速的发现问题,找出根本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并且执行,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的人具备了这个能力,所以能成为一个好领导,能安抚家人的情绪,能让自己生活得平静且从容。这样的人,如果有合适的机遇,就会迅速扶摇直上,做成事情。

我的思维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